转:公案拈提 …
分类: 锯解秤砣
日期: 2008-09-25 11:10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d6d8dd0100ap9x.html
上一篇讲“悉有即佛性”,是想让大家明白性在作用,以期从用证体,由相见性,溯本还源。但是仅仅知道一切悉有即是佛性,这只能算是理解,还不等于证悟,在天台六即中,只位当名字即。本篇狮子谨就自己的一知半解,与诸君共同探讨一下我们怎样由悉有来证知佛性,也即如何从理即经观行即入相似即,把对佛性的理解从理性变为感性、从理论成为实证。
大家都知道,见性这回事,从来都是说时容易做时难,如果没有真实地证到,就是把个三藏十二部背得滚瓜烂熟,也管不得半分用。其实所谓的难不外乎三点:一是非直观性,佛性无法从对心色二法的直接观察中而找出。首先佛性不是色,任何一种色体,不管是粗是细是微细,都不是佛性。其次佛性不是心,任何一种心态,不管是动是静,是喜是怒,也都不是佛性。因为“我今不是渠。”
二是非逻辑性,佛性无法通过思辨得到。你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去推论,中间必然会发生“断裂”,从而得出一个否定的结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言语不能到,思量不能及。”不论你如何去思,怎样去想,都无法对佛性思想出个所以然。所以古人在开悟了以后常常会说:“老僧鼻孔大头朝下”,“原来师姑是女人作的。”这些听起来让人莫名其妙的话。
三是非试验性,佛性无法通过实验证明。我们经常喜欢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生活在科学时代的我们,习惯于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一切事物,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有理由相信,自然界所有未知的领域都会陆续为我们打开神秘的面纱。可是不管科学如何进步,偏偏“佛性”这个东西,用任何物理的、化学的、医学的和心理学的方法,都无法证实它的存在。
正是因为佛性在人们正常思维状态下的这种不可思议性,所以一切众生才会执迷于事物虚幻的表象,无法认识自心本性的真实面目,在三界的火宅中沉沦不已。人类由于在思维习惯上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所谓的逻辑性、合理性,对生命本身自然会得出断与常这两种错误见解。佛陀的伟大,就在于他老人家能够打破众生固有的思维定式,把我们从所谓正常的、正确的、逻辑的、合理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实验的、解析的研究模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通过证见自己本有的灵明觉性,而打碎桎梏在心灵上的枷锁,最终获得精神上彻底的解放。
既然佛性即不能用心去思量,也不能用技术手段来验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见到”它呢?曰:可以用心来“悟。”所谓的悟,是人们通过对一切事物表面现象的观察,跳出逻辑的窠臼,发现它的本质,意会到那个躲藏在外表后面的“真实”。悟不能凭空而得,还必须借助相应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作用。”
可我们观察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先认识作用再认识本质的过程。在讲到如何才能见性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佛性,什么是它的体、相、用,它有哪些特征。佛性的体即是法身,相即是报身,用即是化身。对于三身,临济解释为三种心光,对此老人在“法身、报身、化身”一文中有详尽的讲解。此外西藏密宗对三身的解释也非常精彩,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讲的:“本体空性即离戏之法身,光明不灭即自明报身,一切摄集即妙力自现之化身。此三身无别,于基位觉性之中本自圆成。”(摘自《年龙上师父母传》)
归纳起来,三身的概念就是:法身(体)――寂灭、报身(相)――不灭、化身(用)――生灭。法身的寂灭是一种超乎于万法之上的绝对真理,不能直观地体认与觉察;报身的不灭则是即超乎于万法外,亦存在于万法中,虽时时显现于动用中,但却湮灭在动用的表象里,被错认和遗忘;化身的生灭是一切众生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正是由于我们以为这个生灭去来的作用是真实的、客观的、绝对的,所以才被迷惑住了自己的双眼,无法透过它的表象去认识躲在后面的那个寂灭和不灭真实。
三身生起的顺序是由法身而报身、由报身而化身,我们现在因为只见到化身,而见不到法身和报身,所以得到的只是佛性的影子、假象,而不是佛性的本质,也就是说只有三身齐备了才能真实圆满地见到佛性。在三身中,由法身的寂灭生出报身的不灭,再由报身的不灭显出法身的寂灭;同样也是由报身的不灭生出化身的生灭,再由化身的生灭显出报身的不灭。所谓三身并不是真的有三个东西,而是同一本体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是即三而即一,即一而即三。
三身当初是顺着生出的(指作用的顺序,而不是时间的顺序),我们现在想全面地了解和认知它们,也只能倒着回去,先由化身而认识报身,再由报身而认识法身。在这里报身是关键,我们如果想通过化身的“有”,去认识法身的“无”,就必须先认识报身的“不有不无,亦有亦无”。假如把法身看作是一个藏满无尽宝藏的宝库,那么报身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婆罗提尊者所说的“性在作用,”就是在提醒我们先由化身的生灭证报身的不灭,再由报身不灭而入法身的寂灭。不灭和寂灭,就好比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只要见到了一面就自然见到了它的另外一面,懂得不灭以后自然就懂得了寂灭。明白了这个道理,以下我们才好谈方法。
讲到见性的方法,根本还在作用二字,你看那楞严会上二十五圣各有其证入圆通的法门,法法皆是由作用入手。若将种种圆通法门归纳综合,可以简略为沩山禅师说的就体消、依文字和从缘入三种方法。后人有在此三者之上又增加参话头一法的,其实并不恰当,因为参话只是一种用功的形式,最后证入时依然跳不出那三种之外。下面我们就将之依次做个简要分析:
就体消。所谓就体,顾名思义就是从对性体的领悟而打消谜团,直接证入圆通。如大梅法常参马祖,问:“如何是佛。”祖曰:“即心即佛。”彼即大悟而去。又如灵默初参马祖不契,复谒石头曰:“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头据座,默便行。石头随即召曰:“闍黎!”默回首。石头曰:“从生到死,只是这个,回头转脑作么?”灵默于言下大悟,乃拗折拄杖而栖止焉。
从缘入。所谓从缘,顾名思义就是借外缘的激发,由尘触根,而唤醒沉睡的本妙真心,入圆觉性海。譬如灵云观桃花悟道,是从色尘入眼根;香岩抛石击竹明心,是由声尘入耳根;第四世多珠青尊师命饮酒省悟,是由味尘入舌根;云门被睦州闭门损足,是由触尘入身根;D君的小外甥于睡梦中觉醒,是由意尘入意根。(在这里我没有找到由嗅尘入鼻根的例子,原来想举黄庭坚闻木樨花香有得的事例,但他是在闻香后又经黄龙晦堂的提醒才明白的,所以只能算是就体消)
依文字。所谓文字,顾名思义就是从经教入手,明幽微玄理,悟本妙觉心,入圆圆觉海。宗门里的“破读”,教下的“大开圆解”,皆此之谓也。
就体消、依文字、从缘入,从根本上说都是从用见体,由相见性。所不同的是就体消和依文字是由理解而领悟,从比量而通现量,悟缘在识,悟径在慧。而从缘入则是先悟后解,由现量而通比量,悟缘在根,悟径在定。古德对三种悟缘皆有评判,首先是:“就体消停得力迟。”由此得者乃于比量而入,往往滞于体而难以脱落,于诸事相不易通达,不能别行一路。其病相为“虽知波是水,却难识水是波。”当初高峰禅师虽参破拖死尸话头,而不知无梦无想时主人翁何在,即此之例也。
对于依文字,古德的评语是:“从文字得者力弱。”因为从文字入者皆是先思量而后证入,幽微玄奥之理虽易于理解,但往往会滞于理而碍于事,慧虽具而定未充,于见于行皆不甚得力。
再接下来是:“从缘入得者力强。”凡从缘而入者,皆是由六根门头直接会取,现量觉知,因而能直切契证,远离情缘意度。所以从缘而得者一般都悟得较彻,我们看到许多就体或依文证得不彻的人,最后大多依靠缘入方彻悟了手。
就体消和依文字靠的是学人极强的慧力,经别人的开示提醒、旁敲侧击,或依靠经论文字的点拨启发,而心开意解。此二行门对学人根基要求极高,故若非上根利智之人,断难由此而入。由于就体、依文皆从慧入,唐宋以前而得之者尚屡见于世,明清以降则日渐罕遇其人,故本篇不做分析。后世开悟的人,泰半皆是从缘而得,狮子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述一下什么是“从缘入。”
提起圆悟勤开悟的经历,读过老人讲述的“频呼小玉原无事,只为檀郎认得声”这一篇公案的人,一定都很熟悉了。为节省篇幅,事情的经过咱们放下不表,只从纯“技术”的角度分析一下圆悟究竟是怎么悟的,都悟到了个什么。
圆悟直接的悟缘,是于五祖屋内出来,一门心思想着五祖的话,突闻有只公鸡在栏杆上振声一啼,当下醒悟,于是脱口而出:“这不是声吗?”像圆悟这种闻声悟道的情形,是由声尘入耳根的缘入。我们已经知道,性是常,作用是无常,既然由无常不可能直接生出常,那么由作用当然也不能直接表现出性来。声音本是无情,它不会告诉你:“我就是性!我就是性!”所以我们镇日里声中来声中去,虽说声声皆入于耳中,却是只听见声,而未曾闻得声。那么圆悟当时听到的声音与我们平时所听并无不同,他却因何而能得入呢?还是让我们先来打个比喻吧。
我们每个人都用过收音机,大家知道收音机要想发出声音,除了要有必须的元器件,要通上电流,还得接收到电台发射的电磁波。当收音机打开后,如果收到电磁波就有声音,收不到电磁波就没有声音。可不管有没有声音,我们都知道收音机是开着的,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能发声的功能和所发出的声音是两回事。现在假设有台收音机是一直打开的,但是因为电台的电波总是时断时续,所以收音机发出的声音也总是时有时无。此时碰巧来了个从不知收音机为何物的笨鸟,他一定会以为当有声音传出时是收音机被打开了,当声音消失后又会以为收音机被关上了。他只知道有声音的时候收音机在工作,不知道没有声音的时候收音机也在工作,因为这时收音机还在发出个无声,这个无声之声也是“声”啊!不用说,在自性这台收音机面前,我们大家都是一只不认得“声”的笨鸟!
再假设这样的笨鸟一共有三只,后来他们遇到了一位老师,老师告诉他们其实收音机一直是开着的,你们之所以错误地以为它时开时关,是由于不明白能发声的功能和所发出的声音是两回事,被它的表面作用欺骗了。第一只笨鸟只经老师简单提示,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就是“就体消。”第二只笨鸟听完老师的讲解还是不明所以,于是回去抱着本说明书反复研究,后来居然还真的让他悟出了里边的道道,这就是“依文字。”第三只笨鸟是即听不会,也看不懂,于是只得整天守着收音机没完没了地看,没完没了地想。有那么一次,当收音机又从无声变为有声时,他突然明白过来:“哦!原来收音机真的是一直在开着呀!”象这样会的,就是“从缘入。”
所谓从缘入,并不是有一个不灭的“性”在这个过程中从外而入,或是从内而出。而是借着这种由缘所起的作用,从“无”中悟出一个“有”,悟到确有那么个东西存在。这种从无到有的转变,是对我们传统逻辑思维的根本否定,对这种否定,我们将其称之为“见性”。
从缘入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要有动态的环境。因为缘入的外因是尘,内因是根。根与尘一为能觉,一为所觉,尘是如量地传递,根是完整地接收。由于尘只有在动态中才能发生,所以根也只有在动态中才能接收。本来六根在静态中也能接收,但所接收的只能是“无”,由“无”不能生出悟道的缘。第二是要在动静的变化中才易证得。单纯的静不行,因为没有外尘即没有缘,没有缘内根即没有觉知。可如果老是一种平稳的动也不行,因为觉知的功用对于单一状态的外尘很容易麻木。所以从缘证入的人,总是于六根对外尘或和或离的的一刹那,在识心还没有来得及分别取舍(取舍以后就是就体消了)的瞬间,而当下契入!
在这里还须申明一点,虽说就体消和依文字的悟缘在识,从缘入的悟缘在根,但是真正悟道的主体并不是识和根,而是我们的心!所谓见性,说到底就是从对性与作用关系的观察、觉知、体悟入手,把我们的妄心转变成真心。真心与妄心能思能虑的作用并无分别,区别在于一个对法的认知是真实的,一个是虚妄的,一个是智,一个是识。对于智与识,弥勒菩萨的解释是:“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这里的“分别”指的是站在主观的立场上去分别取舍的标准和观念,而不是能够分别这种作用的本身。如果把能分别的作用灭掉就是智,那痴呆人岂不个个都成佛了?就体消和依文字所谓的悟缘在识,是说他的前一念还在识心的虚妄分别中,第二念识心突然断掉,真智得以朗然现前,这是觉在念后。从缘入是心在根对尘境领受以后所生起的觉知出现的一刹那,于识心还没有生起之前,当下一转念就是真智,这是觉在念前。其实我们的心对任何事物感知的第一念都是无分别念,比如我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会有“反映不过来”的情况,这个反映不过来就是虽然已经现量地、完整地觉知到了,但是还来不及分析它是怎么回事,来不及采取措施,做出反映。这个反映之前的念就是现量的无分别念,你只要能够从这一念上认取,当下就悟道了,这就是从缘入的窍门所在。我们平时之所以不能于念头刚刚生起时领悟,是因为它来得太短、太快、太细,往往还未意识到就滑过去了。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圆悟勤是怎么开悟的。请注意!圆悟离开五祖演的房间以后,他的心中一直在思索着师父的话,他的全部心念当下都落在了意根上。除了眼根和身根还有一点下意识的作用外,其它几根都处在休息的状态。按照“笨鸟”的收音机有声音时是打开,没声音时是关上的逻辑,圆悟身体内能听、能嗅、能尝的功能此时应该是关闭的,等到再有声音和味道传过来时,才被重新打开。巧的是这会儿有只公鸡适时的叫了一声!这一声如果放在平时,只会让我们产生收音机又被打开了的感觉。但此时圆悟因为太专注了,这意外的叫声竟然猛地触动了他的灵机,使他霍然意识到:“原来那个能闻之性一直都是打开的!”你看,圆悟这个“檀郎”闻声的过程,其实就这么简单!
明白了从缘入的窍门,我们就可以说灵云观桃花悟道,是从色尘入眼根,是“只为檀郎认得色”;第四世多珠青尊师命饮酒省悟,是由味尘入舌根,是“只为檀郎认得味”;云门被睦州闭门损足,是由触尘入身根,是“只为檀郎认得触”;D君的小外甥于睡梦中觉醒,是由意尘入意根,是“只为檀郎认得意”。诸位仁兄,只要您平日里时时多关照好自己的通向外面的门窗,说不定那天于六根门头触机遇缘,就真可以当一回“檀郎”呐!嘻嘻!

附:有关就体消、依文字和从缘入的入道因缘、发悟门径、力量大小、所被之机等问题,因为有的道友还不甚清楚,我再简单介绍一下:
1.入道因缘不同。就体消和依文字是有心而入,从缘入是无心而入。就体消的特点是学人或正在观察外界的现象,或正在思考相关的问题,或正在聆听他人的教诲,于正思正想间,忽然遇缘得入。依文字除了是正在全神贯注于阅读和思索经论中文字义理外,其它情况与就体消大体上相同,区别是就体消的悟缘比较灵活随意,依文字的悟缘比较单一(由于二者的情况比较相似,在后面都合在就体消里一起讲)。从缘入的特点是在悟的一刹那,或者未曾生心,或者心生于别处,于无意间突然而悟。比如从言入者心思绝不在言,从耳入者心思绝不在耳,从鼻入者心思绝不在鼻。
2.门径不同。就体消因为是有心有思,所以都是以识入手:或以意识摄眼识,或以意识摄耳识,等等不一而足。从缘入因为事先处在未思未想状态,所以都是由尘来触根,从六根门头直接而入。
3.时节不同。就体消是在正思索忆念间,忽然念头脱落,于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时真心现前而悟,是觉在念后。古人形容为:“前后际断,心行处灭。”从缘入是在念头还未起时,外尘无意中触在觉知根上,直接打破根门,见到一念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而悟,是觉在念前。
4.利用不同。就体消是从外向内打入,先破识而后破根,理易明而事难透。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人在阅读或话语间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什么了,可事后却难以再进一步。此所谓虽明比量而未证现量,故为易入而难消。从缘入是由里向外打,先破根而后破识,事即证则理易彻。由于从缘入都是从现量而得,虽然最初证到比较难,不过一旦证得就比较透彻,即使当时脚跟未点地者,事后也往往会轻松到家。此为由证现量而透比量,是为难证而易彻。
5.力量不同。就体消譬如用细针轻刺于皮肉,虽能觉痛而疼痛易忍。从缘入好似以利锥狠扎穴位,深入骨髓而疼痛难消,所以沩山禅师说:“从缘悟达,永不忘失。”
6. 定慧不同。就体消重在于慧,往往是不历勤苦即可相机而得。从缘入重在于定,常常是经年参究方乃遇缘而入。
7.所被之机不同。就体消所被者主要是慧深障浅的利根众生,禅宗早期的大祖师们大多都是由此法而入,因为彼等根基实在锐利,尚不待习止习观、参究话头,只于言下领悟即可透关去也。从缘入所被者主要是慧浅障重的钝根众生,比如香岩、灵云等辈虽久侍于师,也要历二三十年才悟,至于禅宗自参话头一法风行之后悟道者,更是多属此类。
就体消与从缘入本是入门方便,原无什么高下好坏之分,只是从当今众生的根基与习性来说,后者似乎更为当机一些。不过学人最后究竟由何门得入,还要看您所习的行门与缘分,却是强求不得的。


转:公案拈提                    只为檀郎认得声
身离诸作要闲住,语离尘声空谷音。 意离思量对比法,如竹中空持此身。
评论: